你的位置:顶级信誉平台靠谱计划导师 > 新闻动态 > 劝退学中医,只需要这份618书单
新闻动态
劝退学中医,只需要这份618书单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7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本期就不写关于书籍推荐的理由了,可参考上期618书单推荐——与《伤寒论》相关的书籍。

经常有同道要我推荐中医书籍,现就个人看过觉得比较有收获的专业书经行一个简单罗列。因为存在本人理解问题以及精力有限,不少中医好书尚未读懂或者尚未读到,所以不在推荐之列。因为本人不从事针灸推拿及临床不接诊骨科、口腔、眼科,所以相关书籍基本未曾涉猎。

图片

思维:

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讲(邓中甲)

刘方柏疑难证治20法:如何把临床思维落到实处

中医师承实录——我与先师的临证思辨

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

诊断

教材:中医诊断学(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),邓铁涛主编

舌:

中医舌诊、张之文温病舌诊图谱、张坚舌诊十讲

脉:

姚梅龄临证脉学十六讲、李士懋脉学心得、中医脉诊点位新探图文详解

症状:

医阶辨证、欧阳锜证治概要、伤寒明理论、伤寒补天石续、张仲景症状学、中医诊断学(第二版)、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汗证手册、印会河抓主症方论手稿、姚国美医学讲义合编

丁甘仁用药一百三一法

治疗格律,秦伯未

赵绍琴临证400法

中药的配伍运用,丁光迪

中华临床中药学、临证本草、颜德馨用药经验集、朱良春用药经验集、朱良春虫类要的应用、药品化义、本草求真、神农本草经、石恩骏《神农本草经》发微、神农本草经疏、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、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、徐书用药如用兵

删补名医方论,医方集解,中医治法与方剂,邓中甲方剂学讲稿,颜德馨方药心解,首批名老中医效验秘方、杏林40年临证手记、刘方柏临证百方大解密、时方妙用、丁学屏《古方今释》、名方广用(门纯德)、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、陈宝田教授时方临床应用、陈宝田教授经方临床运用、高建忠读方与用方、古代经典名方100首解读(高建忠)、局方选讲、何炎燊临证试验方、被遗忘的古方、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

图片

医案医话类

医案:

古代

名医类案正续编、古今医案按、临证指南医案、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、未刻本叶氏医案、王孟英医案、张聿青医案、陆氏三世医验、杏轩医案、柳选四家医案、寓意草、易氏医案(易四兰)、吴中珍本医籍四种、何书田医案、外证医案汇编、余听鸿医案……

近代

孟河费氏医案、马培之医案、丁甘仁医案、指禅医案、张简斋医案、治验回忆录、泊庐医案、沈绍九医案类编、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、冉雪峰医案、重订邵兰荪医案……

现代:金子久专辑、叶熙春专辑、范文甫专辑、王和伯医案精选、章次公博采众方医案补注、何炎燊医案集、龚士澄临证医案选、陈潮祖医案精解、陈潮祖临证精华、吴少怀医案、石家百年医案精选、戴丽三医疗经验选、蒲辅周医案、蒲辅周医疗经验、岳美中医案集……

医论医话类

医论医话因无题材限定,或是书写临床之心得体会,或是读书笔记,或是临证心得,较少无病呻吟之言。

古代:

随笔类:

《医学源流论》(徐灵胎)

《医学读书记》(尤在泾)

《读医随笔》(周学海)

《景岳全书传忠录》、《质疑录》(张景岳)

《医医病书》(吴鞠通)

《冷庐医话》(陆以湉)

《柳州医话》(魏之琇)

《医经溯源集》(王安道)

《友渔斋医话》(黄凯钧)

《知医必辨》(李冠仙)

《吴医汇讲》(唐大烈)

《医原》(石寿棠),与《婺源余先生医案》一起阅读

《医门棒喝》(章虚谷)

《医论三十篇》(韦协梦)

《医说》(李杲)、《续医说》( 俞弁)

《重庆堂随笔》(王秉衡)

《医学求是》(吴达)

《医旨绪余》(周学海)

《存存斋医话稿》(赵晴初)

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(繆希雍)

专论类

内外伤辨惑论

脾胃论

西溪书屋夜话录

血证论

素问玄机原病式

医贯

理虚元鉴

慎柔五书

医林改错

奇经八脉考

现代:

《梅峰医学》

《谦斋医学讲稿》

《沈绍九医话》

《万友生医论选》

《干祖望医话》

《路志正医论集》

《老匋读医随笔》

《岳美中医话集》

《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》

《胡国俊内科临证精华》(现改名《临证钩玄》)

《章真如医学十论》

新安胡氏三书:《壶天秉烛》、《肺恙求真》、《杏林耘耥》

《五部医话》

《医话医论荟要》

《中医专题讲座选》

《名老中医医话》

《杏林医选》

《三湘医话》

《中医好文选》

……

现代医话过多,尤其是开过之后各个省市卫生厅或中医学院组织编写该省市(或学院)老中医医案医话,整体水平很高,值得一读

图片

四大经典类:

与《伤寒论》相关的书籍

《伤寒论》作为四大经典之一,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,历来颇受重视,所以历代皆有名医对其进行注解。因为伤寒注解站立视角及学术见解不同,所以注解方式也大有差异。下就个人所读的伤寒相关著作觉得启发比较大的进行简介。

原文注释类:

古代

《伤寒来苏集》,柯韵伯著。

《伤寒贯珠集》,尤在泾著。

《伤寒论浅注》,陈修园著。

《伤寒论本旨》,章虚谷著。

现代

《伤寒论讲义》(21世纪课程教材,黄色封皮),梅国强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《伤寒论理论与实践》(第2版),李赛美、李宇航主编。

《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》,张横柳等主编。

《伤寒论语释》,李克绍著。

《伤寒解惑论述义》,李心机著。

《听名师讲伤寒论》,傅元谋著。

《伤寒论类方辨证》,刘炳凡著。

症状汇解类

症状是临床诊断疾病,揭示疾病证候的主要依据。历代对《伤寒论》的研究,除了通篇注释,有的注家以症状为切入点,通过《论》中的种种症状研究,进而揭示疾病本质,这也是符合临床辨证实际的。正因为这种研究角度并非站在伤寒原文之上,似乎对于理解伤寒无益,所以在伤寒的学术史上并不显眼。

《伤寒明理论》,成无己著。

《伤寒补天石 续伤寒补天石》,戈维城著。

《伤寒全生集》,陶节庵著。

其他:如秦皇士《伤寒大白》、沈金鳌《伤寒论纲目》、李家庚《张仲景症状学》、王振亮《伤寒论症机辨治》。

医案助读类

医案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记录,而非闭门造车而成,虽部分医案有夸大疗效之嫌,但整体而言,对于临床实践有指导价值。尤其是读一则好案,可长一分智慧。《伤寒论》作为医方之祖,伤寒方也备受历代推崇。通过阅读经方医案,有助于理解《伤寒论》原文,加深对原方证病机的认识,在感受经方带来疗效的同时,增强中医信念。

《伤寒九十论》,许叔微著。

《经方实验录》,曹颖甫著。

《伤寒实践论》,陈瑞春著。

《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》,范中林著。

《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》,杨殿兴等主编。

《经方发挥》,赵明锐著。

《伤寒论汇要分析》(后改名《俞长荣伤寒论研究与临床带教》),俞长荣著。

《叶天士用经方》,张文选著。

其他

《伤寒兼证析义》,张飞畴著。

《伤寒指掌》(吴坤安著)、《感症宝筏》(何廉臣著)。

《增订通俗伤寒论》,俞根初著,何廉臣增订。

《伤寒论临证指要》,刘渡舟著。

《伤寒论求是》,陈亦人著。

《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》,裴永清著。

与《金匮要略》相关的书籍

《金匮要略》与《伤寒论》虽同为张仲景所著,但因其所属为杂病,辨证体系不一,如有的采取六经辨证,有的采取脏腑辨证,而且各篇之间的病种联系不密切,所以学习难度大。从对《金匮要略》的注解来看,也明显比《伤寒论》更少。

教材:《金匮要略讲义》,李克光主编(即五版教材)。

《金匮要略》使用手册,王久源主编。

《金匮要略心典》,尤在泾著。

《读过金匮》,陈伯坛著。

《金匮篇解》,程门雪著。

《金匮要略释义》,黄树曾著。

《金匮要略易解》(现改名《陶葆荪金匮要略探寻》),陶葆荪著。

《金匮要略浅述》,谭日强著。

《金匮要略指难》,王廷富著。

《我读<金匮>》,蒋明著。

《金匮要略杂病解》,张再良著。

《金匮要略临证发微》,何任著。

《李发枝方证辨证选录》,李发枝著。

与《黄帝内经》相关的书籍

《素问三家注》

《灵枢三家注》

《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》,翟双庆著。黄帝内经临证指要,刘炳凡著。

《从经典到临床 国医大师熊继柏<内经>与临床治验》,熊继柏著。

《黄帝内经临证发微》,王庆其著。

《深入浅出讲<黄帝内经>》,陈钢著。

与温病学相关的书籍

教材:

《温病学讲义》(五版),孟澍江主编。

《温病述义》,高辉远著,蒲辅周审阅。

经典:《温病条辨》、《温热经纬》、《温疫论》、《时病论》

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阐释》,沈凤阁著。

《六因条辨》,陆廷珍著。

《重订广温热论》

《郭氏温病学》,郭谦亨著。

《全国名医验案类编》,何廉臣著。

《赵绍琴温病讲座》、《温病浅谈》

说明:《赵绍琴温病讲座》为赵绍琴老评讲其《温病治验提要》前10条,其余数十余条未进行评讲,收录于《温病浅谈》,属于仿《温病条辨》形式,作者自己作注。

《温病临证破解》(早一版名《温病阐微》),谢路著。

《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》,张文选著。

图片

临床各科

古代虽将中医分为十三科,而先辈名家,往往兼通各科,这与中医整体观密切相关。人立天地之间,六气虽有偏差,但六气伤人则一;种族禀赋性别年龄等虽有不同,内而五脏外而经络肌肤等生理功能则无二致。所以一个出色的中医临床家,既能是内科高手,也善治妇儿等各科疾病。

通用著作:

景岳全书

张氏医通

医宗金鉴

丹溪心法

医学六要

类证治裁

杂病源流犀烛

赤水玄珠

玉机微义

医碥

医理真传

医学衷中参西录

内科

以现今内科而言,在古代大致属于大方脉范畴。现代的内科,先从五脏分科,到后面直接效仿西医,分科尤细,这对于专科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,但对于多学科的疑难杂病的认识则易存在短板,这与中医的学术特点——整体观念也是相悖的。个人认为,站在更为广阔的视野,以整体联系的观念去从事专科,不废全科,由杂入专,其路更远。

教材:

中医内科学(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),周仲瑛主编。

现代中医内科学,何绍奇主编

现代中医治疗学,郭子光主编

古代:

金匮翼,尤在泾著。

医门法律,喻嘉言著。

证治汇补,李用粹著。

症因脉治,秦景明著。

医醇剩义,费伯雄著。

辨证录,陈士铎著。

现代:

郭子光(《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郭子光》、《郭子光各家学说临证精要》、《郭子光临床经验集》三书内容基本一致,选购一本即可)

沈绍功(沈氏女科今年颇火,但所出各书籍内容大部分重复,直接购买《沈绍功验案精选》、《沈绍功中医方略论》即可)

《杜雨茂奇难病临证指要》

《刘炳凡医论医案》

程门雪医案、黄文东医案

丁光迪、宋爱人、孟澍江

颜德馨(颜德馨的相关书籍重复率过高,如《颜德馨医案医话集》、《百年百位临床家·颜德馨》《颜德馨诊治疑难杂病秘笈》三书选购一本即可。《餐芝轩医集·颜氏三代医人耕耘录》一书极好,可惜印量太小,早已绝版)

《愚斋诊余录·张伯臾脉案膏方精选》

《柴浩然医论医案集》

《印会河中医内科学新论》

《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》

《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》

《中医临证求实》,王少华

呼吸 

《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洪广祥》

《韩树人肺系疾病证治精要》(本书与《韩树人肺系病经验集萃》别无二致)

《国医大师晁恩祥治疗危急疑难重症学术经验》

脾胃 

《李振华临证精要》(李振华相关经验书籍内容基本一致)

《董建华临治验录》

《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》

《何晓晖论治脾胃病》

《蔡淦治疗脾胃病临证经验医案集要》

《燕京名医·张声生论治脾胃病临证经验》

《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李亁构》

肝病 《关幼波临床经验选》、刘渡舟《肝胆源流论》、《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》

心脑血管  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(李士懋)、心病条辨(陈辉武)、翁维良临证实录、周绍华脑病治验十讲

肾病 《邹云翔医案选 附中医肾病疗法》、《杜雨茂肾脏病临床经验集粹》、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张琪》、《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邹燕勤》

内分泌 仝小林《糖络杂病论》、《脾瘅新论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》、《魏子孝辨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精要》、《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·张发荣》

风湿免疫 沈丕安《风湿免疫病学术思想及临床》、《房亚定治疗风湿病传真》

血液  周蔼祥血液病临证精粹、黄振翘内科学术经验集、柯微君血液病治疗经验、梁冰教授经验集锦·五十载诊治血液病经验

肿瘤  王三虎《中医抗癌临证新识》《中医抗癌进行时》、《黄金昶肿瘤专科二十年心得》、《肿瘤专家论坛》

图片

皮肤科

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、简明中医皮肤病学、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、顾伯华外科经验选、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、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徐宜厚、喻文球(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丛书)、欧阳恒(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丛书)

妇科

重订何子淮女科

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裘笑梅(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、裘氏妇科临证医案精萃)

刘云鹏妇科治验(与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 刘云鹏,内容一致)

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 徐志华

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 蔡小荪

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 罗元恺

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·王渭川

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·曾敬光

国医大师班秀文学术经验集成

朱小南妇科经验选

钱伯煊妇科医案

妇科疑难病治验录,李祥云著

儿科

教材:中医儿科学(第7版),汪受传主编。

董氏儿科

国医大家刘弼臣学术经验集成

毕可恩儿科经验辑要

宣腾光幼儿临证经验

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·胡伯安

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·王静安

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·胡天成(与胡天成儿科临证心悟基本一致)

童婴医案,王烈著

贾六金中医儿科经验集

王霞芳儿科经验撷英

黎炳南儿科经验集

幼科传承录——李乃庚儿科临证经验医案集要

欧正武医案精华

五官

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

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·熊雨田

熊大经鼻病治验集成

中医耳鼻喉科案例评析

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 耿鉴庭

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

李凡成耳鼻咽喉科医案选

岭南中医耳鼻咽喉科学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